全文检索组件异常,错误标识码RwMV9, 请查看错误日志

学生工作

校园文化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生工作 -> 校园文化 -> 正文

皮影艺术进校园 非遗文化润心田——304永利集团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10-14
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活态传承,10月13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304永利集团拉开帷幕。国家级非遗团队为师生们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之旅,开启了非遗文化与青春力量的深度对话。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鲁汉、304永利集团院长朱宏轩以及学院师生共计二百余人参加活动。活动由304永利集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张恬主持。


展演现场,诙谐幽默的《老鼠偷油》在逗笑师生们的同时,暗藏对生活智慧的深刻隐喻;《皮影芭蕾·喜舞迎春》突破性地将传统皮影与芭蕾艺术结合,当“皮影舞者”在光影中演绎足尖旋转时,传统与高雅艺术的跨界融合令人惊叹;《西北玄影·复活的迈克》则大胆融入流行舞步,让皮影人物跳起迈克尔·杰克逊的经典动作,现代节奏与传统皮影的碰撞引发全场欢呼;压轴剧目《惩恶扬善小哪吒》则将展演推向高潮。传承人们坦言:“一日不练自己知道,两日不练师傅知道,三日不练观众知道。”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,传承人能以娴熟的操纵技艺,让皮影哪吒脚踏风火轮、手持火尖枪,在光影交错中与四海龙王展开激烈搏斗。皮影戏不仅是技艺,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,这种沉浸式的艺术表达对学生的设计思维极具启发。

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宏权,以岁月为轴展开讲述。从西汉时期“影戏”雏形到唐宋鼎盛的民间百戏、再到明清时期华州皮影自成体系的雕刻范式,两千余年的历史脉络在他的叙述中渐次清晰。那些藏于皮影纹路里的秦汉瓦当纹样、嵌于唱腔中的秦腔韵律,无不彰显着渭河流域文明的深厚积淀。随后,双方互赠纪念品。

互动体验让青年成为非遗“活态传承者”。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学生体验皮影操作,从握杆手势到人物走位,让同学们亲身体验“一口道尽千古事,双手挥舞百万兵”的皮影魅力。同学们表示:“原以为皮影操作很简单,实际上手才发现需要手眼协调,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巧劲,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真正理解了非遗的技艺之美。”

304永利集团始终秉持“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,致力于打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壁垒,让文化传承从“理论认知”走向“实践转化”。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探索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模式,让传统文化基因成为激发创新设计的源头活水,在守正创新中培育具有文化自觉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。

据悉,此次展演团队隶属于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华州非遗演出团,是陕西省艺术基金2025年度推广交流资助项目,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国家级非遗项目“华县皮影戏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亲手创建,演员阵容均为国家认证的非遗传承人。(撰稿:袁俊霞;审核:张恬)